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赣苗连心团:探寻掌鸠河韵,共谱文化乐章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杨娜、尹先胜、曾涛) #暑期“三下乡”#
探寻掌鸠河韵,共谱文化乐章
2025-08-04,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数字财贸学院赣苗连心团的志愿者走进云南省昆明市掌鸠河公园,在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的交融中,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河畔风情:因景停留,为乐坚守
掌鸠河公园草木葱茏,河水潺潺,岸边错落有致的绿植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清新的空气里满是自然的气息。来自河南的王叔叔便是被这份景致吸引,他笑着说:“第一次来就被这里的山清水秀打动,索性留了下来,这一留便是三十年。每天在河边走走,日子舒坦得很。”公园的一角,总能看到残疾人大叔张师傅的身影,他虽行动不便,却每天准时来到这里,专注地聆听彝族民间乐队的演奏,眼神中满是对这份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向往,一曲终了时,他总会竖起大拇指,用真挚的赞许表达内心的共鸣。


乐声相聚:跨越职业,共赴热爱
在公园的小广场上,一支特殊的民间乐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乐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退休教师、快递员、个体户,还有几位当地的彝族老乡。尽管职业不同、年龄各异,但对音乐的共同热爱让他们每天准时相聚。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交流乐谱,讨论节奏,从生疏到默契,用音符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快递员李大哥说:“白天送快递再累,晚上来这儿和大家一起演奏,所有疲惫都没了。”不同背景的人因音乐相知相识,在交流中碰撞出别样的文化火花。

乐器传情:四音和鸣,奏响乡韵
这支民间乐队的演奏离不开四种特色乐器的加持:唢呐音色高亢明亮,是乐队的“主角”,常常引领旋律,时而欢快热烈,时而婉转悠扬,带着浓郁的民族风情;铛铛作为一种小巧的打击乐器,发出清脆的“铛铛”声,节奏鲜明,为乐曲增添灵动之感;小鼓是节奏的“掌舵者”,它由手工精心制作而成,鼓面采用厚实的牛皮,通过轻重缓急的敲击,把控着整首乐曲的韵律,沉稳而有力;镲则在乐曲的高潮部分登场,一声响亮的碰撞瞬间点燃气氛,让旋律更具感染力。




此次“三下乡”掌鸠河公园之行,志愿者们既领略了昆明的自然之美,也见证了不同人为文化所做的坚守与传承——因美景停留的异乡人,为热爱驻足的聆听者,跨越职业的音乐爱好者,还有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乐器。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文化在交流与热爱中焕发出的蓬勃生机。志愿者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未来他们也将继续关注各地文化发展,用青春力量助力文化传承与交流!
团队:赣苗连心团
投稿人:曾涛